薛家桥虽叫薛家桥,但却不闻有一户是姓薛的。西汇上那顶桥也不叫“薛家桥”,而叫“深宅桥”。桥上有字为证,还写有“康熙乙酉岁季冬旦立”旁白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探问老翁,方知此地名实属一种误传。
原来这顶被称为“薛家桥”的前身乃另一名,谓“接架桥”。旧时代,西山常抬菩萨出位。衙里有尊行身菩萨,那儿的人出位送到西汇上这顶石桥就进行交接班了,然后由秉汇村的人把菩萨接走,故这桥称“接架桥”。“接”与“薛”在西山上语中容易混淆,年代一久,便误叫为“薛家桥”。那么,“接架桥”又怎么成了“沈宅桥”呢?原来,接架桥由于年代久远而断裂,东汇上有一姓沈的大户出资,架了这顶青石桥。沈氏架桥刻字,本想图个名声,熟料,村民早已叫惯了薛家桥,也就难以改口了。可怜“沈宅桥”就只能做个“无名英雄”。这正是:沈氏有德默默无闻,薛家无功声名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