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洞庭西山就是名人隐士隐居的地方。在西山的历史上,秦末汉初的“商山四皓”曾隐居过西山,至今遗迹尤存。首先小编先为大家介绍下,历史上的这“商山四皓”又是何许人也?

商山四皓图
秦末,这四位老人以才学任朝廷博士,掌管史事典籍,德高望重,名扬天下。因不满秦始皇苛政,一齐弃官隐居商山(今陕西商县东南),故世称”商山四皓“。
汉初,高祖刘邦曾屡次派人去拜访过四皓,想让他们出山,四皓都推辞不应。汉高祖晚年宠幸戚夫人,高祖欲废太子而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时,张良使太子迎而致之。刘邦见有此四人辅助太子,认为太子“羽翼已成,难动矣”,不得不放弃废太子的打算。这件事属于宫廷权力之争。史书上有人说这是张良导演的一出假戏,其实“四皓”是不肯卖张良面子而贸然出山的。“四皓”不肯出山充当政治斗争的“道具”,但知道张良等人不肯罢休,于是便离开商山,来到太湖中的洞庭西山。张鉴在《洞书》中说:“当日高祖所建之‘四皓’,为赝‘四皓’,包山甪里之‘四皓,乃真四皓也。”张鉴之说,不无道理。
与四皓有关的村庄及古迹。
东园公隐于凤凰山西南一里处,即今之东村。村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,明清时的古建筑,如敬修堂和栖贤巷门。这个我们在《东村古村》中已经介绍。
绮里季隐居于绮里,今石桥上马迹犹存,相传为东园公坐骑过桥时留下的痕迹。绮里旧有“四皓祠”。现今只存有这点历史的记载,无其它出名的建筑了。
夏黄公隐居于慈里万花谷,其地称“黄公井”,亦称“黄公泉”。其处居民都姓夏,传为夏黄公后人。而今在慈里和绮里之间在建造中华第一观音园。
甪里先生隐居之处,即今之甪里村。如今,甪里有个小地名叫“周家上头”,传是当年甪里先生隐居的落脚点。甪里至今也存留了不少历史古迹,禹王庙景区乃代表,关于甪里小编会在专门的文章中单独予以介绍。
缥缈峰山腰,有古迹仙人台,相传为“四皓”聚会弈棋处。历代有许多文人曾来西山追寻四皓的遗迹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史材料,而今科技发达,许多文化旅游爱好者,经常穿梭于西山的甪里及东村,追寻过去“四皓”的遗迹,用数码相机抓取那些古人曾呆过的村庄的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