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西山旅游网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人文西山 >

后埠辛村

时间:2013-01-25 10:44来源:苏州西山农家乐_njlcz.com 作者:苏州西山 点击:
后埠位于 苏州西山 岛东北端,是一个古老的村庄。为南渡时最大的移民村。最早迁居那人的是徐氏,乃宋朝烈士徐揆的遗孤徐元吉。据传,有名的后埠双井就是他迁居时挖掘的。 后埠早年称梅梁里。盖因村外有一湖,叫梅梁湖。村名套儿用之。梅梁湖相传为运输梅树、
    后埠位于苏州西山岛东北端,是一个古老的村庄。为“南渡”时最大的移民村。最早迁居那人的是徐氏,乃宋朝烈士徐揆的遗孤徐元吉。据传,有名的后埠双井就是他迁居时挖掘的。
   后埠早年称梅梁里。盖因村外有一湖,叫梅梁湖。村名套儿用之。梅梁湖相传为运输梅树、梁木而得名。西山之梅许多是从这儿引进的。元朝后,太湖淹连,梅梁湖没了。梅梁里之村名却一直沿袭到了清代。
   梅梁里在明代时已变得十分繁荣,修筑码头,店当齐全,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集镇。但至清代,随着人们外出经商,子孙的迁徙,梅梁里开始渐渐冷落。至民国时,地名也因梅梁湖的湮灭而改成“后埠”。那为什么会叫“后埠”呢?原来,在梅梁里的东北侧有一村,叫“前湾”。“前”“后”相连,加之梅梁里曾有过标志性的码头,故“后埠”之地名由此而得。
   辛村和后埠比邻。辛村之说,是这样的:辛村北端有一山,形如耕牛,人称黄犊山。牛拉犁耕田,极为辛苦;民宅一山而居,村民生活也很艰辛。故就称”辛村“吧。其实,辛村在明时写新旧之新,奶油新辟形成之意。据考,辛村为后埠分迁之村。明代时,后埠人口盛达二千三百余口,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集镇,有公井六口,火化场一处,染坊一家,典当一家,杂货店几家。村中人口爆满,民宅居住不下,因而开始往南迁徙,开辟辛村,辛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。
   周边酒店农家乐:金庭艳阳假日酒店、乐城休闲农庄
   交通线路:
   公交路线:公交58路,691路,69路(金庭现代农业园站下车)往东南走即是。
   自驾游路线:后埠辛村就位于太湖大桥抵达西山岛后大桥路的东边。
  
联系我们

『苏州西山旅游网』为您提供:

竭诚为每一名西山游客提供最便捷全面的服务

住宿吃饭: 农家乐 / 酒店宾馆 / 美食 /
推荐内容
  • 商山四皓留迹西山

    自古以来,洞庭西山就是名人隐士隐居的地方。在西山的历史上,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曾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