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湖大闸蟹习惯称作太湖蟹,其蟹苗乃长江蟹苗,与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同一蟹种(长江蟹)。在长江蟹中,分为苏北蟹和苏南蟹。苏北蟹比较有代表的是高邮蟹和固城湖蟹,而苏南蟹的话则以太湖蟹和阳澄湖蟹尤为出名。
太湖蟹,则又分为太湖塘蟹和太湖清水蟹。太湖塘蟹是围养在太湖流域的水田内的,而清水蟹则是围养在太湖中的。其中以东太湖和吴江的七都尤为出名。
太湖蟹的特征:
太湖蟹个大体重,蟹黄肥厚,肉质细嫩,腴美异常,辨别太湖蟹可从“青壳、白肚、金爪、黄毛、体壮”这五个特征入手。
青壳——即蟹背略呈青色,感觉清、亮、爽,熟蟹蟹背通体呈鲜艳红色。
白肚——即蟹肚呈白色,光泽有生气,给人水亮玉质般美感。此白色为本白(微微像锈色),又有点象牙色。现有不法商贩用化学药水将蟹肚洗白(漂白),这种经过加工的螃蟹在蒸熟后背部留有明显的痕迹。
金爪——即蟹脚爪尖上呈烟丝样金黄色。
黄毛——即蟹钳(螯)上的绒毛,蟹爪上的须毛呈金黄色。蟹钳(螯)绒毛密而软,蟹爪须毛清爽。
体壮——即二螯八爪肉感强、强劲有力,西风起时能在玻璃板上横行霸道。
在懂得了太湖蟹的特征后,我们顺便讲下如何辨别大闸蟹的雌雄:
品蟹,首先要懂得大闸蟹的雌雄。因为懂得了大闸蟹的雌雄才能在不同的季节品尝大闸蟹。因为吃大闸蟹,有季节之分。看正面,一般人很难分辨大闸蟹。但反过身你就能很容易分辨了。翻过大闸蟹的身,白肚朝上看一看,就会发现白肚上的肚脐长得有些不同。有的肚脐是圆的,有些肚脐是尖的,圆脐的就是雌蟹,尖脐的当然就是雄蟹咯!雌蟹的成熟期在农历9月,雄蟹的成熟期在农历10月,俗话常说吃蟹的时节是“九雌十雄”,指的就是雌、雄蟹性腺的成熟期,通常也指吃蟹的时令季节。
秋风起,蟹脚痒。每年的秋季便是太湖蟹大量上市的季节,太湖蟹胸肉胜似白鱼,螯肉味同干贝,脚肉美如银鱼,那黄那膏,更是无与伦比。史上的文人墨客,吃太湖蟹吃出了传世诗画。唐代诗人陆龟蒙,因吃太湖蟹写出著名的《渔具诗》,赠酬于客居苏州的好友皮日休。皮日休读后,击节赞叹,随即写出了渔具十五咏,与之唱和,传为美谈。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品太湖蟹则“吃”出一幅《醉蟹图》,苏州菜馆老板按图制出了醉蟹,轰动姑苏城,使蟹价一日三跳。在太湖螃蟹节上,一幅幅蟹文化书画让人驻足欣赏。
太湖旅游,去苏州西山农家乐品太湖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