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清朝年间,康熙皇帝来太湖微服巡游,来到苏州,那文武百官自然要拿出当地的特色东西赠予皇帝,三珍海味皇帝是不稀奇的,钱财更不用谈了。此时有位吴地巡抚叫宋荦便把从太湖洞庭山处出产的“吓煞人香”进贡个康熙爷。康熙爷本身是个有学问的人,又对茶文化非常的喜爱。康熙一喝此茶,觉得此茶味道极好,甘甜中微微带点涩,而且茶叶碧绿,香味十足,便问宋荦叫啥名字,宋荦告之此乃洞庭山的“吓煞人香”。康熙觉得“吓煞人香”这个名字有点不雅,便和宋荦说,给这个茶叶换个名字。取其色泽碧绿,卷曲似螺,春时采制,康熙爷便赐此茶为“碧螺春”,每年进贡皇宫。“碧螺春”从此不仅从口感上,香味上,还有名字上都成为茶叶中的佼佼者,位列十大名茶第二位。
“碧螺春”的前身“吓煞人香”。相传,山上人朱元正在东山的碧螺峰石壁间无意中发现了数珠野茶,当时只见那几株野茶在露水的滋润下,绿中透着晶莹,朱元正便采而制之,制作的过程中香而扑鼻,泡过后更是阵阵茶香,名之“吓煞人香”,后朱元正挖其培育,慢慢发展,逐渐成林。唐末宋初便作贡茶。
在洞庭西山,有个水月坞,水月坞里有个水月寺,寺庙的和尚取水月坞山上的茶树,制成茶叶,叫“水月茶”每年进贡朝廷。其也是“碧螺春”的前身。太湖文化悠远流长,茶文化更是其中的精髓。取太湖山水之灵气,得以此茶之味道。
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碧螺春原产地——洞庭山(东山西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