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村方必定有大宗族。西蔡就是如此。蔡氏一脉源于“南渡”始祖蔡世洪。建炎三年,驸马都尉蔡世洪扈驾“南渡”,为公主安全计,世洪即长子太伯(维孟)速奉母先觅僻安之处安置。故早在绍兴元年即觅包山绝胜消夏湾为定居点,营造家园,以图永安。宋绍兴元十二年十二月,长子太伯奉母赵氏公主居于消夏湾内。次年,次子仲伯也随迁而居。兄先居于西边,弟次居于东边。西蔡,东蔡之地名由此而得。
蔡氏兄弟分造家园。现太伯处留存“爱日堂”。仲伯处存留“春熙堂”今单说西蔡。
西蔡如今留存古迹可观处有三:爱日堂、三眼井、古街道。
爱日堂: 爱日堂太伯时规模宏大,占地千亩。如今仅存宅西园一处。1986年被列为吴县市文保单位。住宅主人现为倪姓。西园内有书房,曰:晚香书屋。屋中窗格雕着“蝙蝠”等精美图案。书屋地面为方砖铺就。书屋前后有园。前园有太湖石数块。中有一石,曰:“狮子”。粗看不以为然,但细细一瞧,石凹凸有致,状如狮头扑卧,果然妙哉。其余石不大,但均廋、透、漏、奇、太湖石之精美,由此可见。后园乃黄石假山组成。园中一桂花,已合抱之粗,可见年历。另有山茶花数珠,均开18色重瓣花,有“十八学士”之美誉。墙角有天竺、棕榈、修竹等。园不大,但给人以一种小家碧玉般的美感。
三眼井:三眼井其实石一井。只因井上有三个井圈而得名。一井为何有三个井圈呢?据村中老人讲,原来,太伯定居,后裔十分兴旺,到了清代初期,已繁衍成一个大村方。村中人多了,共用一井,挑水得排队,显得不方便,因而,族人决定将井挖大,并增设井圈。读到这里,读者也许会问,既然不便,别处难道不可以挖井吗?井当然可以挖,但地下泉源不是处处都有。此井泉脉丰沛,水质清冽,大旱年间也不干涸。因此,人们都喜欢上这儿挑水。以至延续今天,仍为村人所引用。今三眼井,仅露两眼,一眼为农户家砌于墙内。去看井,圈儿不大,仅40公分。圈沿内凿满一指宽深得槽印,但并不光滑,不像石经年绳索拉吊留下得印记,其中谜底颇为费翔。
古街道:古街道全部用磨石条块铺就,全程约有两千于米。街道底下空腹。这样既利于行走,又利于泄水。
西蔡由于是达贵望族遗脉,因此,沿山而居的房屋大都呈“步步上升“之态。一些古宅之中,门楼长窗都刻有精美得图案,那些长条形得青石石基气势不凡,处处显示出昔年住宅主人得财势和地位。去西蔡走走,村人还会告诉你关于蔡氏一脉的许多轶闻,那就另记而说了。
西蔡得周边农家乐和交通线路详见本网站:春熙堂。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